关于”万物有灵”的遐想
“万物”是指所有事物的客观存在。凭藉对于存在物的新型感受心态及其传播方式,人们在当今科学技术的助推下,进入被定位为“传媒主义”的时代。精神世界似乎已经看清楚了灵魂的“虚伪”存在,存在物与创造物不再成为灵魂的寄托物,科学性的数字化与艺术创造性的结合所产生的传播形态的大众化进程以日新月异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认识。摆在大众面前的数字化语境中的人文关怀,究竟寻找怎样的途径?是科学的“真”、心灵的“善”,还是艺术的“美”?艺术家的数字化生存与科学家的人性化思考,一定会在某种程度和领域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所期盼的数字化艺术创作已经崭露出新兴的艺术样式,甚至于已经将这样一种大众化趋势定位为“传媒主义”时代的发展道路。然而,新媒体艺术不能仅仅限于普世精神的发展定位,无论何种技术的革命,都应闪耀出新时代的人性光辉,彰显视觉艺术的震撼,灵魂的敬仰与虔诚都不应该缺失。“万物有灵”论仍然应该建立于世界和宇宙尚未知晓的领域,以灵魂的物化创造或者艺术化的灵魂视觉图像重构精神理想,并因此而重筑艺术价值的崇高殿堂。今天的“灵魂”要义与早期人类“万物有灵”论的“灵魂”概念是有一定区别的,由灵魂的不可知论到财灵魂的茫然认知,尤其是宗教的神秘主义与宇宙太空未知的虚无主义之间的不同,仍然还是让思索的深度允许在这两者之间作出无限可能的选择,新媒体艺术的灵魂物化可以向不完全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万物存在的可知性并非可以穷尽,无穷的未知性才是宇宙的一切。愿今天的新媒体对万物灵魂艺术性的物化,像早期人类那样赋予作品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并以类似于宗教的虔诚创作态度去完成心路历程的创造。源自“万物有灵”的经典创造还是让人期盼。
艺术创作 万物有灵理论 数字化语境 传媒主义
王赞
中国美术学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
2011-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