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的时空逻辑--录像艺术中的非线性叙事
录像艺术(Video Art)是指视觉艺术家所创作的影像作品,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而发展至今的艺术门类.基于它时基媒体的特性,从出现伊始发展至今,时间性一直作为一条线索贯穿着它的成长,从时间观的角度将它分为早期”真实的时间”和后期”非线性的时间”两个阶段.本文将后期的具有数字特征的录像艺术和录像装置艺术作为探讨对象,来考量它在非线性叙事中如何利用媒介语言拓宽艺术表达的语义空间.首先,各种经典的电影时间处理手段适用于录像,使将物理时间改变为主观的心理时间变得轻而易举。不管是随顺时间轴展开的各种蒙太奇拼贴,还是画中画、多层叠画使时空交叉的同时性拼贴,都具有非线性的叙事特征。其次,在录像装置的立体拼贴形态中,非线性从剪辑的概念衍生到体验的概念。首先,它的时间感是一种当下的此在体验,各种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碎片在此在性这一点上汇合。其次,拼贴形态的不同也决定了不同的时空逻辑,在影像、现成品、文字、声音各层次间,虚拟空间、实在空间、内在空间,它们与各自的时间轴交织,形成了非线性的叙事。当多时态的各种媒介同置于同一空间,彻底破除了传统时间观念所赋予的因果关系,在艺术本文的空间里,它们在互生的关系中归属着自己的意义。在这种互生中,也包括观众各种感官的体验,这种体验汇聚着每个不同个体的个人经验、生存状态、阐释视角等不确定因素,为作品塑造着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无限延伸的意义。
录像艺术 非线性叙事 创作方式 时间观
赵莉
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11-215
2011-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