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望谟初夏暴雨的合成分析
2006年以来,贵州省望谟县初夏季节发生多次致灾暴雨.本文利用5次形态相近的望谟初夏致灾暴雨过程进行合成分析,对暴雨发生前、暴雨初期、强盛期、减弱期多个时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望谟初夏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和地面弱冷空气;偏北方向弱冷空气和低层冷式切变的影响,诱发了地面辐合线的锋生,导致暴雨发生;望谟暴雨集中在23-03时;MCC或MCS的形成和发展对望谟强降水有直接影响;暴雨发生前关键区处于高湿不稳定层结和气旋性辐合中.暴雨强盛时刻,低层辐合高层的辐散的结构特征最为显著;锋生造成的强降水出现在锋区南侧和暖湿冷空气北侧强上升运动区;利用锋生函数揭示了水平运动造成的对流层低层的锋生出现在800hPa附近;正压非平衡强迫负值区位于贵州西南部,这可能是望谟强降水启动的一种机制.为避免合成分析平滑部分暴雨过程的个性,对环境场最强和最弱的个例做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存在的差异.
天气过程 暴雨 降水机制 低空急流 低层切变线 锋生函数
杜小玲 杨静 彭芳
贵州省气象台,贵阳55000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42
2011-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