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切变线影响海河流域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受切变线影响,2011年7月1-3日,8月15-16日,海河流域出现了两次大范围的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两次过程的暴雨落区明显不同.运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雷达观测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到中小尺度的演变及数值预报检验重点分析造成这两次切变线移动路径的原因及由其造成的暴雨落区,数值预报对此类天气形势的预报误差.结果表明:(1)高空200hPa中高纬环流形势的不同导致了500hPa蒙古东部冷空气活动和南方暖湿气流向北伸展的不同,因此造成了西南方向的切变在东移过程中是北抬还是南退的不同,最终造成切变带来的暴雨落区的不同.(2)沿切变线形成的对流云系在东移过程中不断发展加强,形成多个MCC沿带状有组织的发展移动,8月15-16日过程比7月1-3日MCC带状组织更强,沿带状移动.造成SW-NE向的列车效应.(3)对流层低层θse大于等于72℃大值且等值线密集区对于暴雨落区的预报是一很好的参考指标.(4)应用VWP产品即VAD风廓线能很好判断大气边界层及对流层低层有无急流,并且根据对流层各层风向的变化判断西南切变东移过程冷空气的活动.由此判断切变是否能影响到此地,切变是否移过此地.
天气过程 暴雨 切变线 大气环流 冷空气 暖湿气流
卢焕珍 余文韬 何群英
天津市气象台,天津30007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7-79
2011-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