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1年春季北疆两类暴雪过程的对比分析

利用常规资料、NCEP1 °×1°再分析资料对春季北疆两类暴雪的流型配置、水汽条件、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类暴雪均发生在环流经向度强烈发展,两支锋区交汇在中亚地区,中纬度锋区明显加强,低槽、冷锋东移影响北疆.但第一类暴雪低槽移速快,降雪强度大、时间短,伊犁河谷、北疆沿天山依次出现了大到暴雪;第二类低槽深厚、移速慢,有”翻山”气流的加入,降雪时间长,暴雪区相对集中;第一类暴雪水汽源地有两个:西南为波斯湾,偏西为里成海(可追溯到大西洋),第二类为阿拉伯海和地中海,在合适的天气系统作用下接力输送到中亚地区,随着低槽冷锋进入北疆,但第二类暴雪还加入了阿拉伯海水汽翻越昆仑山脉进入南疆盆地,再翻越天山进入暴雪区的过程,水汽辐合主要发生在850~700hPa;高空急流的发展和加强、水平风垂直切变向下伸展时,低空急流加强;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涡散场的分布存在”高层辐合、低层辐散”的垂直配置;平流层高位涡向下传播,通过改变温度场结构,有利于锋生或加强,另外还有利于产生正涡度平流,暴雪发生在正涡度平流区,正负涡度对之间,涡度梯度最大区;新疆暴雪落区与特殊地形密不可分,暴雪发生时有利于地形抬升、辐合的低空急流总与之相伴,伊犁河谷为偏西急流,乌鲁木齐为偏北急流;伊犁河谷和北疆沿天山一带以冷锋降雪为主,加压剧烈时,冷锋过境,冷高压快速进入,强降雪往往出现在加压最剧烈后半段.

天气过程 暴雪 大气环流 温度场结构 水汽输送 地形特征

陈春艳 李圆圆 秦贺

新疆气象台,乌鲁木齐83000

国内会议

2011年第八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55-165

2011-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