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低压与冷空气相互作用下的海南持续大暴雨物理机制分析
2008年10月12-14日海南地区出现了持续性的大暴雨天气,部分地区降水突破近30年来的同期历史最高纪录.分析表明:热带低压与冷空气相互作用是造成此次持续性大暴雨的主要原因.受两环副热带高压以及华南冷锋的共同影响,热带低压在海南近海维持、移速缓慢.北侧较弱冷空气、高空强辐散、降水潜热释放以及弱环境风垂直切变,是热带低压强度得以长时间维持的有利因素.热带低压、冷锋及副高三者相互作用导致低空(超低空)东风(东南风)急流加强,东风(东南风)急流的维持为暴雨区提供水汽以及不稳定能量.对流层中下层降水潜热释放以及低层强暖平流的建立使得不稳定能量得以持续维持.热带低压东北象限气旋性环流有利于持续的辐合上升运动的建立,南下冷锋使得上升气流进一步加强,南亚高压辐散区与低空辐合区的耦合也有利于垂直运动的维持与发展.降水与气旋式环流以及边界层急流存在正反馈作用.强降水释放的潜热加热产生的位涡扰动有利于低层气旋式环流的维持,气旋式环流的发展又为降水提供动力条件.而降水在近地面层产生的蒸发降温过程有利于边界层冷池的维持,冷池的建立改变了温度场水平与垂直结构的分布,最终导致暴雨区锋生过程的维持以及低层(边界层)急流加强.边界层急流的加强有利于水汽的输送、不稳定能量的重新建立,进而导致新的对流云团发展.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是由6次中β尺度云团直接影响造成的.对流层低层(边界层)东风(东南风)急流配合海岸、海湾、海峡以及山脉等地形为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触发条件;同时,强对流风暴右移特征显著,从而有利于强降水持续在海南北部以及中东部等地发生.
天气过程 暴雨 降水机制 热带低压 冷空气 大气环流 对流云团
马学款 符娇兰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94-309
2011-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