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术创新中的资金支持效应--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分析
本文首先对技术创新资金的三种获取渠道作了简要的分析,进而结合1990-2009年的时序数据,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并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就这三大渠道获取的资金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同期影响,还是从滞后影响效果来看,不同渠道筹集到的资金对我国的技术创新都发挥了积极的效应,但这种效应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就同期效应而言,企业自筹的资金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弹性最大,通过银行中介获取的贷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弹性次之,而政府财政拨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相对最小。但从滞后效应来看,政府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影响最大,而企业自筹资金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小,金融中介贷款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居中。此外,还发现人力资本投入对于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人力资本对于技术创新的弹性要大于货币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只有协调好不同渠道获取的创新资金的比例关系、协调好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比例关系,才能加快我国技术创新的步伐,以利于早日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
技术创新 自筹资金 财政支持 人力资本
徐建军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461-473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