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性别偏好的”选择性理性”研究

本文从“选择性理性”的理论框架出发,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在浙江、湖北和河北等三个省份农村地区开展“家庭及生育状况”专题调查取得的定量和定性数据进行分析,对“为什么男孩经济优势式微条件下男孩偏好依然严重”的问题进行了重新解读。本文的数据来源是2010年4-11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河北省的定州和文安,浙江省的嵊州和瑞安,湖北省的大冶和洪湖三省六市开展的以育龄妇女及其家庭的生育、生活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调查数据,包括问卷调查数据(具体的样本容量为妇女2079,妇女的丈夫640,其他男性365)、对各级计生干部的小组座谈资料和对育龄妇女的个案访谈资料。研究发现,性别偏好背后确实也存在着“选择性理性”的现象,人们自由意志中所体现的性别偏好比较低,内化标准中所体现的性别偏好比较高,最后的生育决策是介于两者间的折中选择。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的类型、男孩的养育成本和养老方式等经济因素对人们自由意志中的男孩偏好有着显著的影响。

人口调查 性别偏好 选择性理性 生育决策

杨凡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人口学会2011年会

北京

中文

104-112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