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酒精性脂肪胰--常被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问题

酒精一直被认为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但根据慢性胰腺炎的病理及影像学标准,只有不到10%的酗酒者最终会发展成酒精性慢性胰腺炎.动物实验发现,单独使用酒精不能成功地诱导具有慢性胰腺炎组织病理特点的动物模型.经过多年研究,从分子、细胞、组织学等多层面揭示了单独长期饮酒不导致慢性胰腺炎的机制,发现单独长期饮酒主要引起胰腺脂肪沉积(Pancreas 2008). 为检出人体酒精性脂肪胰,采用磁共振梯度双回波方法建立了人体胰腺脂肪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发现一些长期饮酒者因反复腹胀、腹痛、轻泻,常规检查未检测出器质性病变而一直被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效果不良。这些患者实际上因胰腺脂肪样改变,而导致胰酶产量降低,胰腺外分泌功能低下,表现为消化不良,需要经常补充消化酶。临床医生应对此有所认识,对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征者注意询问饮酒史及检测胰腺的脂肪含量。这些从基础到临床的转换医学研究也进一步提示,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征应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临床表现,随着科学的进步,其潜在的多种病理改变将逐步被人认识。

酒精性脂肪胰 病理机制 临床诊断 转换医学

唐承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

国内会议

第八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

北京

中文

117-118

2011-06-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