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图书馆与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广东省肇庆市端砚文化保护为例
中国文化遗产蕴含的独特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经过历史风雨洗涤后留下来的薪火,是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肇庆市图书馆作为传播信息和发展文化的重要社会机构,积极关注、参与本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并将其明确纳入自己的职能范围;特别重视对端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己成立地方文献中心及数字化中心。目前,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采取收集、整理、调查、记录等方式,对保护和抢救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仍然无法避免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的缺失。网上图书馆虚拟空间容量无限,具有开放性、全球性等特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肇庆市图书馆在保护文化遗产及数字化建设中,引进专才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团队,建立信息数据库,全方位记录端砚文化遗产,网上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为端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保障,同样也使图书馆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公共图书馆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勇敢担当起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任,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成员;进一步发挥共建共享文献资源优势,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发展网上图书馆,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做出应有贡献。
网上图书馆 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 资源共享
范雪梅
广东肇庆市图书馆 526020
国内会议
遵义
中文
143-146
201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