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0年1月3日致灾暴风雪天气成因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1月3日一次致灾暴风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观测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风雪过程发生在强降雪出现之后,地面气压跃升,气温骤降,风力加强的时段里,即强冷空气入侵之后,此时,形成降雪的上升运动区由对流层中低层被抬升至对流层中高层,降雪明显减弱.在前期有充足降雪的情况下,暴风雪即可以发生在有降雪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在无降雪的条件下.强劲的高空急流对暴风雪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初期降雪时段,高空急流出口区左前方的辐散区抽吸作用有利于产生强降雪;在锋生作用下,梯度风会不断加强,将对出现大风天气非常有利。在后期吹雪时段,高空急流人口区左侧的辐合区动量下传,有利于为地面大风和吹雪的形成.在850 hPa存在冷、暖两支低空急流,其交汇直接影响暴风雪的发生.

暴风雪过程 降雪机制 锋生作用 地面大风

孟雪峰 孙永刚 王式功 云静波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呼和浩特01005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730000

国内会议

201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太原

中文

168-172

2011-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