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7日安徽省砀山县龙卷过程分析
通过分析2010年7月17日发生在安徽省砀山县的龙卷风过程,结果表明:该龙卷发生在高空强辐散区内、500 hPa槽前、中低层切变线附近、中低层强风速带的北端左侧.17日下午CAPE值和大气不稳定度的迅速增大,为龙卷的发生创造了热力不稳定条件.等温线密集带和中尺度低压的影响,是龙卷产生的触发机制.龙卷发生前半小时低层风垂直切变迅速增大,龙卷发生前11 min中气旋明显下降,是这次过程的临近特征.与2个历史个例对比分析表明:这3次龙卷都发生在低空急流的北端左侧,龙卷发生前低层垂直风切变强烈,龙卷都发生在地面辐合最强的地方,龙卷发生前10~20 min均有中等强度中气旋配合.龙卷发生时间取决于中尺度辐合系统影响的时间.
龙卷风过程 中尺度低压 不稳定能量 垂直风切变 中气旋
王德育 张学贤
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宿州234000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179-182
2011-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