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两次冬季冰雹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2009年和2010年浙江冬季连阴雨过程中出现了罕见的冰雹天气,本文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天气出现在对流不稳定层结条件下,槽前西南气流和低层丰富水汽输送是暖湿不稳定层结的造就者,地面中尺度辐合切变线是冰雹天气的触发机制.冰雹过程都发生在强环境风垂直切变中,环境温度中0℃层和-20℃层的高度以及冻结层的厚度也有利于冰雹的增长.对流有效位能(CAPE)大值区和抬升指数(LI)负值区对冰雹天气发生区有一定指示意义.多普勒雷达能很好地监测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低仰角55 dBZ以上强组合反射率因子与地面冰雹有较好的对应,在短时临近冰雹预警预报中作用巨大.
冬季冰雹 不稳定层结 风垂直切变 对流指数
冯桂珍
浙江省绍兴市气象局,绍兴312000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269-274
2011-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