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近10年海效应降雪天气诊断分析
本文统计了近10年发生在上海地区的海效应降雪过程,分析了降雪发生时对应的高低空天气形势、探空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地区2000-2009年共出现海效应降雪12次,占降雪总日数的25%,大部分过程降雪明显时段,高空500 hPa上海处在槽前.海效应降雪发生前,宝山站探空图低层有不稳定层结.海效应降雪对应的红外云图,云阶走向和海岸线一致,且云体呈白亮波状结构,云顶高度多在3000m以下,雷达反射率因子较弱,多低于35 dBZ.绝大部分过程海水和850 hPa温差在10-14℃之间.降雪发生时宝山站吹NW-WNW-N风,风速为3~6 m/s。上海地区海效应降雪过程与高空500 hPa低压槽过境时间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大部分过程降雪明显时段,高空500 hPa上海处在槽前。海效应降雪发生前,宝山站探空图低层有不稳定层结,对流有效位能为正值。海效应降雪和不稳定层结、风向风速、地理和地形条件等特征因子息息相关。上海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决定了上海地区海效应降雪分布范围小、持续时间短、降雪强度弱。
海效应降雪 不稳定层结 低压槽 对流有效位能 地理位置
陈雷 戴建华 韩雅萍
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357-362
2011-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