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针对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分析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对工程技术专业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构建、培养环节把握,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构想;探索了计算机专业”卓越计划”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程序设计为目地的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一些构想.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未来的工程和工程教育必将不断发生深刻的变革,只有努力培养造就出数以万计的懂专业、善管理的卓越工程师,才能将我国从一个人力工程大国推进到工程品质强国的行列。通过借鉴德国FH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企业和学校联合研发基地下的校企合作工程,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设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原有教学过程中孤立的、单一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及面向课程的设计过程提升为以面向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为目标的工程项目实训过程,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实验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增设创新研究型实践教学实验、实验室开放和课程设计形成性考核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真正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 计算机专业 工程师 人才培养

叶绿

浙江科技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国内会议

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2011学术年会

浙江安吉

中文

31-37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