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建立”三化同步先行区”的思考

文章首先介绍了“三化同步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世界上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学者—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20世纪出版的《明日的田园城市》,而真正把农村和农民纳人现代化进程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文章还介绍了用城镇化启动“三化同步区”的思想,即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是解开制约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钥匙,在大中城市(工业园区)郊区建立“三化同步区”的现实意义。文章最后针对“三化同步先行区”存在的问题如农民进城、产业聚集、耕地集中进行了政策探讨。要促使农民在城市定居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就要从城市“融人”和农村“迁出”两方面排除相应的制度障碍;加强“三化同步区”的规划,根据城市功能和可能的产业布局留出产业发展的空间,并采取措施促进现存分散布局的产业向规划产业区集中、新增产业在规划产业区落地,同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扶持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除了排除农村人口进城落户融人城市和解除其宅基地利益担忧之外,还必须有鼓励耕地转让的政策,推动耕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经营活动的专业化和农产品商品化。

农业经济 现代化建设 农民工 产业布局 耕地转让

刘谟炎

中共江西省委农工部

国内会议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苏州

中文

292-301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