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跨国民族的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以莽人和苦聪人为例
今中越跨国莽人和苦聪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金平县)的金水河镇、勐拉乡、者米拉祜族乡(以下简称者米乡)和绿春县的坪河乡和半坡乡,共有11483人,其中苦聪人10802人,莽人681人,莽人全部居住在金水河镇境内.越南莽人和苦聪人主要分布在莱州省猛德县境的边远山区,共9537人,其中苦聪人6874人,莽人2663人.莽人和苦聪人在两国边境地带三年两头搬迁,有时在中国境地,有时在越南境地,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两地土司的地界里游动,但不知道具体的边界线。由于他们对两地土司的认可,且略知励拉土司(今中国金平县境勋拉)与励蚌土司(今越南励德县境勋拨)的辖界,也就形成了模糊的两个国家的概念,但无具体的国家意识和认同。后来到上世纪中叶,族群认同仍然强烈,国家认同得到进一步强化,由于中国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吸引,越南部分莽人和苦聪人向中国境内迁移,族群认同强化和国家认同弱化。本文对该族群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研究指出正确的民族政策、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是巩固和加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保障。莽人和苦聪人民族认同是影响中越边境安全的重要因素。莽人和苦聪人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巩固国家认同的重要保证。关注金平县莽人和苦聪人对国家认同感的特殊性。
民族工作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莽人 苦聪人
施建光
红河学院越南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46-163
2011-0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