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规范与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兼论对深化中国-东盟地区合作的启示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及其纲要东盟作为协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处理地区安全问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67年,其最初的成员国有五个,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与菲律宾,经过四十多年的演变发展,东盟的成员国发展到10个.东盟不仅被看作是开创了独特的东盟方式来解决区域内国家间争端、保障该地区长期和平与稳定、促进地区繁荣的地区主义的榜样,同时,东盟也开创了更具活力的实践,逐渐带动亚洲的其他国家以及区域外的大国加入以东盟为主体的地区性论坛来推动地区主义的发展.中国—东盟是否能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规范上达成一致呢?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增长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同时也创造了罕见的社会经济发展失衡与社会贫富差距的鸿沟,中国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失序与道德失范也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文化间题,中国急需在社会文化的转型过程中建设具有现代性的社会文化规范。上述东南亚国家倡导的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规范,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增长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同时也创造了罕见的社会经济发展失衡与社会贫富差距的鸿沟,中国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失序与道德失范也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文化间题,中国急需在社会文化的转型过程中建设具有现代性的社会文化规范。上述东南亚国家倡导的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规范,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中国领导人也认识到中国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他在致辞中提出并着重阐述了”包容性增长”理论,即包含了以人为本、民众参与并共享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等具有现代性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同为发展中国家,在加强政治互信与深化经贸合作的同时,必须探索建立社会文化规范,促进社会文化共同发展,才能长期、健康地发展深化双边关系。
对外文化交流 社会文化 认同规范 中国 东南亚国家联盟
施雪琴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415-426
2011-0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