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蜕变:艺术乌托邦--工业建筑艺术化转型的价值图景

中国产业转型过程中那些面临废弃命运的老旧工业建筑,仍然承载着多种文化价值.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适当改造,使之转化为价值不菲的艺术空间,已经成为一种有效而有益的保护、发展方式.在工业建筑的艺术化转型过程中,依托独特的空间、结构和配套设施,伴随着明显的身份蜕变,多个艺术乌托邦在原工业空间内逐渐成形,一个全新的价值图景逐渐浮现.然而,这一价值图景中也隐藏着不少问题,并以重庆坦克库艺术区的事例进行了介绍,指出工业建筑的艺术化转型可以参照区域背景:一方面维持规模适当的非营利性艺术空间,以搭建国际艺术互动交流的平台,使其成为“见证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共时性现场”;另一方面,营建商业指向明确的创意产业,促进艺术与文化、经济的多维互动。在当下工业建筑的艺术化转型身处十字路口的情境下,参照此建议的保护、改造行为完全可能塑造一个艺术与商业相互促进而又各自独立的真实的艺术乌托邦,从而将工业建筑的蜕变引向更为合理的价值图景——既能尊重城市文化历史的延续性,又能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要的价值图景。

工业建筑 艺术化转型 文化保护 价值特征

曹正伟 欧阳桦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国内会议

2011年中国第二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536-541

2011-1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