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陵江索道的拆除谈中美历史建筑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差异
重庆嘉陵江索道的拆除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反对者认为这是对文物的野蛮破坏,支持者声称这是权衡利弊的结果.本文以嘉陵江索道拆除事件为例,从文物认定、开发利用、公众监督的三个角度,解释了拆除事件与公众参与缺失之间的关系,并对比分析了我国现行体制与美国相关体制的差异,提出了参考借鉴美国公众参与机制建立我国相应体系的结论.
历史建筑 资源保护 公众参与 中国 美国
龙灏 李昂博威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542-550
2011-1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