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研究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十二五”人才规划中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本文从分析创新卓越工程师的特点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模式,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教育背景下的一套多元化培养体系,中国在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本国需求,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实现平衡,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适应全球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全球化视野下的高等工程教育是要建立人力资源强国,重视人才培养多样性,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高等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全新的思维方式,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必能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服务社会需求,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后备工程师。
高等教育 卓越工程师 培养机制 教育模式
黄熙 张纹祯 殷世宇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794-800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