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桁架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研究

当桥址处于山区峡谷地区时,考虑地形条件以及施工因素,跨越峡谷的大跨度桥梁由于受地形和施工条件的限制,采用桁架加劲梁悬索桥是较佳的选择.桁架加劲梁悬索桥,虽然具有较大扭转刚度,透风性能好,但随着跨径的不断增长,结构的刚性越来越柔;对风的作用非常敏感.尤其是颤振现象的出现,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整体破坏,往往是控制设计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刘家峡大桥为研究依据,研究气动措施对颤振失稳以及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研究表明:设置高度适中的中央稳定板能有效的提高颤振稳定性,联合使用上下稳定板的制振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下稳定板或上稳定板的情况;设置水平导流板,也可提高-3°与0°攻角的颤振临界风速,却大幅降低了+3°攻角的颤振临界风速;将上中央稳定板分散布置到两侧防撞栏上,使防撞栏部分封闭起到上中央稳定板的作用的气动措施,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刘家峡大桥的颤振临界风速,使之满足抗风稳定性要求;刘家峡大桥防撞栏杆的降低,使得-3°与0°攻角的颤振稳定性降低,而+3°攻角的颤振稳定性有所提高。某种气动措施可能不能使桥梁完全满足抗风稳定性要求,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将各种有效的气动措施进行组合,组合的气动措施可能有效,也有可能降低气动稳定性,并且有效的气动措施不止一种。

桁架悬索桥 颤振稳定性 临界风速

马林林 刘健新 李加武

长安大学风洞实验室 西安710064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

杭州

中文

449-452

2011-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