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自交结实小菊自交后代若干性状分离研究
对2个自交结实的栽培小菊品种自交后代部分花器性状、株高、冠幅和结实率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进行了性状的频率分布讨论.结果表明,自交结实品种自交后代的不同单株间性状分离现象明显.rm1-3 I1、12和I3的表型性状中,与I1相比,I2和I3的花径和冠幅的变异范围分别小13.3%和17.4%,和53.3%和33.3%;与I2相比,I1的花数、舌花数、筒花数和株高的变异范围分别小25.7%,46.7%,9.4%和0.7%,I3的花数、舌花数、筒花数和株高的变异范围分别小63.0%,58.2%,48.1%和13.6%.与I1相比,02-42-6 I2筒状花数和株高的变异范围分别小49.8%和15.6%;I2花径、花数、舌状花数和冠幅则分别大61.1%,10.1%,5.8%和23.3%.自交后代各性状变异幅度基本呈正态分布,并且品种间自交后代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自交后代的自交结实植株与自交不结实植株分离逐代加大,说明自交不结实可能是受显性基因控制,更容易遗传,或者自交不结实与自交后代的生长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栽培小菊 自交结实 性状分离 变异范围
徐雁飞 陈素梅 陈发棣 滕年军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211-217
2011-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