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及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分析入院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动态监测住院期间维生素D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间的关系.以期为优化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多中心研究.以2013年3月1日~2014年3月30日期间人住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郑州市儿童医院PICU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维生素D水平;对其中符合危重症标准的患儿,检测入院时维生素D水平.并动态监测其中PICU住院时间≥7d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分析人院时维生素D水平及PICU住院期间维生素D动态变化与PCIS评分、PRISM评分、有创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P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等之间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病例204例。其中男孩124例(60.8%),女孩80例(39.2%)。脓毒症/严重脓毒症例数分别为106/98。中位月龄11.17月(5,37)。中位身高75.Ocm(63.00,97.45),中位体重9.95kg(6.53,15.00)。中位PCIS评分82分(74,86),中位PRISM评分10分(4,16)。病死率和28天死亡率分别为6.4%和23.0%。194例患者符合危重症标准。入院时中位维生素D水平9.79ng/m1(5.32,18.46),维生素D缺乏率77.8%(151/194),重度维生素D缺乏50.5%(98/194)。将患者根据PRISM评分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结果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更低”8.06ng/ml(4.69,14.78)VS11.81ng/ml(5.87,20.81)”,维生素D缺乏率更高(86.2%VS73.2%)。与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患者相比,住院期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患者维生素D水平更低”11.45ng/ml( 6,20,20.50)VS8.36ng/ml(4.69,14.34)”,维生素D缺乏率更高(74.5%VS87.8%)。24小时内静脉输液量≥40mUkg组的患者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40ml/kg组。将患者根据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轻度维生素D缺乏组和重度维生素D缺乏组。重度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PRISM评分较维生素D充足组患者显著增高”13分(8,17)VS9分(3,14)”;入院后24小时内静脉输液量也显著增多。与维生素D充足组和轻度维生素D缺乏组的患者相比,重度维生素D缺乏组的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机率显著增加(17.7%VS32.7%);病死率更高(2.l%VS11.2%)。有100名患者复测了住院7d维生素D水平,入院时维生素D水平中位数为11.53ng/ml(6.32,20.56),7d维生素D水平中位数为11.59ng/ml(7.84,19.89),组间比较无差异。其中47.0%(47/100)的患者住院第7天维生素D水平较入院时下降。7天维生素D下降组患者年龄更大,身长更长,体重更重。30名患者复测住院14d的维生素D水平,入院维生素D中位数为11.43ng/ml(8.16,18.78),7d维生素D中位数11.29ng/ml(7.85,16.69),14d维生素D中位数15.16ng/ml(9.41,18.84)。30%(9/30)的患者住院14d维生素D水平较入院时下降。14d维生素D水平下降组患者PCIS水平更低(71.56±5.64分VS78±9.01分),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机率更高(88.9%VS47.6%),住院期间需有创通气支持的机率也更大(88.9% VS47.6%)。仅有8名患者复测21d维生素D水平。相较于入院时,其中62.5%(5/8)的患者21d维生素D水平下降。患者入院时、7d、14d及21d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17.90±12.05ng/ml;12.51±6.97ng/ml;18.76±14.86ng/ml;12.60±6.07ng/ml。 结论:PICU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儿童中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77.8%,略高于国外危重儿童,与成人脓毒症患者水平相当。入院时存在重度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临床结局可能更差。部分患者住院期间维生素D可进一步下降。住院期间维生素D的下降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儿童疾病 脓毒症 维生素D 预后风险

尹冰如

国内会议

2014年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年会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纪念曾宪九教授诞辰100周年多学科临床营养论坛

北京

中文

193-20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