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相关研究

目的: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结核病的高负荷国家越来越引起关注.本研究在描述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菌谱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造成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特点. 方法:连续收集2009.6-2012.6中国国家结核病临床中心确诊的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人,并与同时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单纯肺结核病人进行比较.分枝杆菌以及其他病原菌的鉴定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均按标准方法进行.病人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初复治、血常规及影像学资料等.采用单纯和logistic回归的方法计算相对危险度(OR值). 结果:肺结核合并感染580例,分离病原菌714株,其中肺结核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者532例,肺结核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48例.肺结核合并感染占前三位的为白色念珠菌46%(332/714)、铜绿假单胞杆菌9%(66/714)、热带念珠菌8%(55/714).与肺癌合并感染者(484例)的病原菌谱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结核合并感染的相对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初治肺结核0.59,95%CI ((0.45,0.77);单核、淋巴细胞比值0.58,95%CI(0.37,0.91);空洞0.69,95%CI(0.53,0.89).70例培养阳性结核病人中,发现2株MRSA,5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结核病人中,未见上述严重耐药的病原菌的合并感染. 结论:肺结核合并感染谱存在特异性.肺结核合并感染影响因素的初步掌握,有助于了解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致病原因.目前尽管尚未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与其他致病菌的双重耐药,但预防措施必须采取.总之,研究将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的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肺结核 肺部感染 菌谱特征 致病因素 耐药特征

李卫民 黄延风 李晓迎 段鸿飞 杨丽梅 刘晓清 黄海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4年学术大会

江苏镇江

中文

10-15

2014-09-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