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无变应性肺结核患者Vδ2+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探讨

目的:研究无变应性肺结核患者Vδ2+T细胞的临床变化特点. 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选取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的无变应性(PPD皮试阴性)肺结核患者39例,其中男29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17)岁,平均体重指数(21.2±3.4)kg/m2;PPD皮试阳性的肺结核患者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15)岁,平均体重指数(21.9±5.8)kg/m2;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表型为T细胞受体Vδ2+的T细胞数量、FasL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同期选取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15)岁,平均体重指数(22.1±2.5)kg/m2,检测外周血Vδ2+T细胞数和细胞因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重比较采用SNK和LSD检验. 结果:外周血Vδ2+T细胞数无变应性肺结核组低于皮试阳性肺结核组和对照组(均P<0.05).外周血V δ2+T细胞FasL的表达无变应性肺结核组明显高于皮试阳性肺结核组和对照组(均P<0.05).无变应性肺结核组与皮试阳性肺结核组BALF中的Vδ2+T细胞数均低于外周血(均P<0.05).外周血IL-4和IL-10的含量无变应性肺结核组显著高于皮试阳性肺结核组和对照组(均P<0.05). 结论:肺结核患者体内Vδ2+T细胞的缺失及IL-4/IL-10的大量分泌与无变应性有关,并对临床表现产生了不利影响.Vδ2+T细胞缺失的原因之一是Vδ2+T细胞活化后发生了由FasL诱导的凋亡.

肺结核 Vδ2+T细胞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张青 崔海燕 肖和平 粟波

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 200433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4年学术大会

江苏镇江

中文

109-113

2014-09-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