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上任前后的媒介形象分析
华裔的身份,使得骆家辉身上凝聚了国人内心深处特殊的情愫,而驻华大使的官职,也时刻提醒着国人,他代表的是美国的价值观.这样一个有着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华裔美国人,将带领中美关系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将更”亲华”还是更”亲美”?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媒体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骆家辉,本文选取《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五份报纸在骆家辉上任前后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骆家辉上任前后的媒介形象,并运用议程设置理论来分析。媒体一直在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职责来建构公众的思考。在研究中,媒体在骆家辉上任前后两个阶段中侧重不同的点报道。媒体通过选取某些关键词、报道体裁等方式强化主题,凸显报道对象,建构了骆家辉不同的个体媒介形象,剥去平民形象,剥去华裔的外衣,引导人们要从更客观的心态去看待骆家辉。通过议题转变,骆家辉从“华裔英雄”型的人物转向百分百的“美国人”,引导舆论向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驻华大使 媒介形象 议程设置 舆论引导
洪金梅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32-137
2011-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