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舞台之间:不同区域中的黄梅戏传播--以《天仙配》为例
黄梅戏从草根文化的黄梅小调到家喻户晓的五大剧种之一,走过了二百多年的曲折道路.它曾是乡间草台班子的主要谋生方式,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后流传入城市,成为市民们自娱自乐的休闲方式.逐渐专业化之后,黄梅戏又被搬上了剧院的小舞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大众传媒的出现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为原本小众化的黄梅戏提供了大舞台,使其得以广泛传播.本文选取黄梅戏经典唱段之一《天仙配》为个案,分析比较黄梅戏在广场、剧场小舞台和电视大舞台三个不同区域传播的各自特点,认为由于区域环境的不同,黄梅戏在审美趣味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发生了变化,并由于电视媒介的介入而变得现代化,偏离了原生态.
黄梅戏 大众传播 区域环境 审美趣味 艺术形式
郭雯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202-211
2011-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