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静电纺丝法制备β-SiC/SiO2纤维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本文以聚碳硅烷(PCS)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β-SiC/SiO2微米纤维,着重探讨了在料液中添加四丁基溴化铵/N,N-二甲基甲酰胺(TBAB/DMF)溶液对前驱体纤维形貌的影响,优选了前驱体的不熔化处理时间,研究了β-SiC/SiO2纤维的光致发光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光致发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料液中添加TBAB/DMF溶液能够减小产物的直径;以添加10wt%TBAB/DMF及60wt%PCS的二甲苯溶液为料液,控制静电纺丝固化距离为10cm,电压为25 kV,制得前驱体纤维,将其经190℃下空气中保温8h的不熔化处理及1200℃下2h的煅烧,得到表面光滑,直径约为1~2μm的β-SiC/SiO2纤维.光致发光光谱表明纤维在367nm和466nm处有发光峰,归因于-O-Si-C-O-,-O-Si-O-和中性氧空位等缺陷态形成的发光中心.

微米纤维 静电纺丝 结构形貌 光致发光性能

孟阿兰 张李娜 邱燕燕 李镇江

青岛科技大学,教育部生态化工重点实验室,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青岛,山东,中国,266042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岛,山东,中国,266061

国内会议

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

重庆

中文

329-332

2011-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