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闽南民间信仰与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关系初探

多相崇拜、信仰杂糅并置是闽南民间信仰的独特品质,这种品质深深的渗透到闽南乡村聚落空间的方方面面,与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家屋、次一级庙宇、主祀神庙宇再到地缘性崇拜引发的聚落空间延伸与联系,以民间信仰为媒介,闽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性特质.通过分析闽南民间信仰与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关系,发现闽南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不同于西方抽象的数学空间和物理空间量的概念,也不同于布鲁诺所阐述的“场所”概念中注重“垂直线与水平线”,“前方与后方”,“左与右”等地理定位方法,而是具有意义和秩序的社会性特质的空间。这种社会性特质使得没有经过规划师建筑师设计的乡村聚落空间层级分明、自然有序展开,创造出富有活力的生活空间。这种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建造智慧正是我们的城市居住环境中慢慢在缺失的部分。

乡村聚落 建筑结构 空间形态 民间信仰

郑琦珊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福州350001

国内会议

第九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239-243

2011-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