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土建筑生态智慧与营造方法初探

生土建筑是我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取材方便、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保温节能等优点,是朴素自然的生态建筑,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探索、挖掘生土建筑的生态智慧与营造方法,并将其应用在今天的建筑创作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我国生土民居的生态智慧与营造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当前建筑创作中的应用,指出生土建筑在今天的建筑实践中仍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合我国传统生土民居与当前生土建筑应用的实例,会发现生土建筑有以下优点: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技术简单,保温与隔热性能优越,房屋拆除后的建筑墙体可作为肥料回归土地,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是天然的生态建筑。然而生土建筑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生土墙的抗震性能差,窑洞民居的通风、采光效果不好,比较潮湿等,这是生土建筑营造方法中需要改进的方面。针对生土墙抗震性能差的缺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生土墙的基础与墙体中设置圈梁,并且门窗洞口的过梁宜与圈梁结合起来;在夯土墙的墙基部分用灰土、沥青等粘着力强的材料加固:挖沟渠式基础,并用砂石、卵石填充基础。针对窑洞通风与采光效果不好,比较潮湿的缺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用通风烟囱、地沟进风等方式解决窑洞内潮湿与通风的问题;窗洞开大,增大采光面积,墙面上涂刷白灰,提高反光效率,改善窑洞的采光效果:改善室内装修,充分利用天然能源,如太阳能。相信通过对营造方法的改进,生土建筑一定能更好地满足人们今天的需求,给人们提供更加坚固、舒适、节能的人居环境,生土建筑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民居 生土建筑 生态理念 建造方法

王祥生 李军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710055

国内会议

第九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360-364

2011-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