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沿海军事体系研究
我国古代沿海军事聚落是随着国家防御体系的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我国古代在沿海设置军事防御设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年代。其时,处钱塘江流域,濒杭州湾的越国建都于会稽山下(今绍兴越城区),在会稽城周围建有石塘、防坞等防御设施,北侧筑北城,西侧(现杭州萧山区)建西城,屯兵驻船,以固卫守。如此建置的防御城池,既可抵御敌国从陆地的进攻,又可防范敌国从海上而来的侵扰和偷袭,应可视为我国沿海军事聚落的雏形。本文以明代沿海卫所建置为线索,深入研究明代沿海军事聚落的形成、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的制约因素;论证了明代沿海军事聚落在反抗倭寇、保卫海运航线与贡道安全斗争中的作用.
军事聚落 空间分布 历史变迁 明朝时期
谭立峰 徐宗武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602-607
2011-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