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建筑遗产空间资料快速获取与利用--以宁夏地区的实践为例

建筑遗产包含遗留的古建筑(群)、古代聚落、大遗址、线性遗产以及考古新发掘出来的建筑遗迹等多种类型,尺度各异,因此对空间信息的精度、范围要求各不相同。如何快捷、准确、完整地获取建筑遗产空间信息,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基础,也是建筑遗产调研的难题之一.利用”低空信息采集”技术,辅以地面人员踏勘,可以在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加快调研工作速度的同时,显著提高建筑遗产空间信息成果的详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本文以2010年在宁夏地区的调研工作为主,其他案例为辅,对这一新颖的建筑遗产调研手段进行简要介绍,从尺度、精度、效率、便携与适用多个角度看,低空信息采集技术适用于建筑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我国从2011年开始正逐渐在多个省份试点,开放距地面千米以下的空域为“自由空域”,允许低空飞行器因正常工作需求而相对自主地实施飞行作业。相信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倾斜,这一技术将很快在本领域获得普及利用。

建筑遗产 空间信息 航空摄影测量 信息采集技术

李哲 李严 张玉坤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国内会议

第九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608-612

2011-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