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财政赤字观的演变

财政赤字观实际上是政府的理财观,也就是政府应不应该有财政赤字,或者应该有多大的财政赤字的理念和观点。在现代经济中,政府的财政赤字观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本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将对本国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凯恩斯明确指出,在经济衰退时期,克服衰退是首要的问题,政府不仅可以有财政赤字,而且应该有财政赤字。但是,凯恩斯主要是在是否应该有财政赤字这个问题上实现了突破,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财政赤字观。凯恩斯没有回答财政赤字是否应该常态化,财政赤字的规模是否可以不受限制等问题。 按照充分就业盈余的财政赤字观,政府要做到的不是经济周期中某个阶段的财政收支平衡,而是要争取做到整个经济周期的财政收支平衡。即使经济繁荣时期的财政盈余弥补不了经济衰退时期的财政赤字,也应该对财政赤字加以一定的限制.这就是说,财政赤字不应常态化。这种财政赤字观对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政府的预算和财政政策具有很大的影响。这是财政赤字观的第二次大的转变。按照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上的预算平衡的财政赤字观,政府不但不应该追求某个阶段的财政收支平衡,而且还不应该追求整个经济周期的财政收支平衡。这意味着财政赤字可以常态化.这种财政赤字观对20世纪60和70年代西方国家政府的预算和财政政策具有很大的影响。这是财政赤字观的第三次大的转变。按照这种新的财政赤字观,只要政府的财政赤字和由此导致的政府债务没有到达有可能导致政府无法偿还债务的警戒线,财政赤字都是可以接受的。这是财政赤字观的第四次大的转变。 对历史的反思表明,传统经济学的平衡预算观是一种保守的观念。政府要履行稳定经济的职能,在必要的时候应该实行赤字预算,凯恩斯的财政赤字观是可取的。但是,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必须是有节制的。由于经济的常态是非充分就业,按照潜在产值的预算平衡的观念制定预算方案,只会导致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不断积累。而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比例只是一条警戒线,由于有可能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政府要履行稳定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不能在警戒线边运行。因此,可取的财政赤字观是动态平衡的财政赤字观,在一段时期出现的赤字必须能够被另一段时期的盈余所弥补.在美国政府债务出现问题,欧洲国家政府债务发生危机的现在,是各国政府认真地调整财政赤字观,严肃地思考政府债务问题的时候了。

财政赤字观 收支平衡 政府职能 经济周期

李翀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72-175

2011-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