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区域差异性及政策取向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它却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个关系全局的、始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着区域差异性.我国东西部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层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存在着差异。这就决定了国家相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手段,在东西部应有所区别,体现区域的差异性。 (一)政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资本。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的政策倾斜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政策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没有条件的可以变为有条件的,没有比较优势的可以变为有比较优势的。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方面中央要针对东西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对西部应以倾斜性政策给予支持;另一方面西部各省(区、市)也应出台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同时要用足用好现有政策,让它们发挥更大作用。 (二)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策。在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经济发展质量的层次、经济结构的内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程度、区域经济的开放度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等五方面都存在差异性。中央政府应针对东西部的差异制定不同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而地方政府也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发展的阶段和层次,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并出台符合自身情况,与自身能力匹配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东部应实行鼓励内生增长和包容性增长、提升发展层次与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由速度向效益、由国内向国外转型的政策。

区域经济 经济转型 区域差异 政策倾斜

白永秀 吴丰华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94-206

2011-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