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与X低效率
正统的微观经济学把企业作为一种生产函数即投入-产出关系来对待,它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总是在既定的投入和技术水平下实现产量极大化和成本最小化,至于为什么如此,却语焉不详.这样一来,企业便成为著名的”黑箱”,不了解戏法是如何变出来的.这样一种只关注配置效率而完全疏漏了企业内部的效率的微观经济学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而对这种企业理论最严峻的挑战来自经验事实的反驳. X效率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莱宾斯坦及其追随者们企图以x效率理论重新改写整个经济学,然而他们的企图破灭了,x效率理论很快就销声匿迹了,甚至连经济学教科书中也找不到它的影子。尽管马克思没有使用X低效率这个概念,但他比莱宾斯坦更深刻地阐释了X低效率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劳资之间的阶级战争。 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亦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当劳动的物质条件与劳动者相分离,前者变成了资本,而后者变成了使资本增值的手段或工具,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便具有了剥削、压迫和奴役的性质。劳动者必须要进行反抗,反抗的形式从个人无组织的消极怠工、缺勤、开小差、干私活、浪费原材料乃至故意损坏财物到组成工会、进行集体谈判和罢工。工人们是在以低的劳动生产率和虚高的生产成本对资本进行报复,这才是x低效率的根本原因。
微观经济学 异化劳动 x效率理论 配置效率
吴宇晖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335-339
2011-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