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科技馆与学校科学教育的结合与创新

科技馆担负着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使命,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场所.本文分析了科技馆与学校科学教育结合的必要性,重点以”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实践为依据,从博物馆学的视角阐述馆校结合的主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馆校结合的思路与对策. 国外的科学教育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发展也较成熟,科技馆应积极引人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探索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应充分利用国内教育领域的新成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探寻有效的新方法,并及时将经验与兄弟馆进行交流与推广。与学校协手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应积极融合科技馆的展品展项、小实验、小讲台、科普剧、科普表演等多元化的手段,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目前,不同的学校对科学教育的认识还有较大的差异,实施上甚至出现“作秀”的现象,以应付考核及检查,考试压力仍然是阻碍科学教育开展的最大因素,学校应重视校长、科学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应赋予学校更合理的课程自主权,形成有效的科学教育课程运行机制。学校方面应主动提出自身的需求,让科技馆方面能够详细了解、分析研究学校师生的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学校根据自身需求回应科技馆的提议,选用科技馆所提供的活动。针对学校、科技馆直接运作科学教育存在的操作环节的不足,建议由第三方介人,实现学生到科技馆学习的经常性、持续性和系统性。 要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大环境,除了馆校双方共同努力外,还离不开其他教育机构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学生家长也应充分了解并参与其中,逐步让整个社会对科学教育有更强的认同感。政府应重点加强引导和组织,制定各种政策和措施,加大对馆校结合的支撑力度,把科学教育融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各方职责明确,齐力推进,逐步形成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网格化格局。 人才培养是科学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馆与学校应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与高校、国内外科普专家、机构等进行沟通合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主体的培训工作,制定培训标准。结合科普试点示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和项目,进一步了解学校科学教育的实际需求,调研不同形式的科普模式。依托课题和项目的策划和实施的方法,让每一位参与者能够学习并取得进步,达到锻炼人才的目的。

科技馆 科学教育 馆校结合 科技创新

郑巍

上海科技馆,上海,200127

国内会议

第三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

澳门

中文

58-64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