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拼音读物的高差错率看汉语拼音亟待规范化

关于汉语拼音的拼读和拼写规则存在很多不统一的地方。编校人员面对这些不统一的拼读和拼写规则,莫衷一是,感到困惑,常常是依据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去操作,结果出现了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差错,也使得拼音读物的质量检查和差错认定成为一件难事。在图书质检时,常常因为一些拼音的拼读和拼写是否正确、规范,产生不同的意见,难以定论。一些编校人员也为自己所编校的拼音读物被认定有差错而感到委屈。可以说,标准太多,就失去了标准;而缺乏标准,错误自然五花八门。所以,要提高拼音读物的质量,降低差错率,就需要对汉语拼音的拼读和拼写进行规范化。面对汉语拼音缺乏统一标准、拼写差错多的现状,编校人员应该在编校过程中,有目的地对比、记录这类拼写混乱的现象,从理性上认识到汉语拼音缺乏统一标准的现实,使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清醒的状态,而不至于人云亦云,不置可否,在书稿上改来改去。对于以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图书,暂且以教材的拼写方法作为判断读音正误的标准。应加强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对规范汉语拼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建议国家语委认真总结5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行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的经验和教训,对《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汉语拼音词汇》进行修订、增补,使之更加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权威性。建议教育部集中力量审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汉语拼音的内容,尤其是汉语拼音的拼写方法,要根据修订、增补后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进行修订。

汉语拼音读物 编校工作 规范化管理 差错率

吴婷

四川教育出版社

国内会议

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五届年会

济南

中文

65-70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