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胡化”代表性人物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两汉时期是中国民族关系思想丰富和发展时期,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在传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影响下以及秦汉以来统一局面的基础上,大都继承和发展春秋以来的”大一统”思想,将蛮夷戎狄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此外,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政治家也对历史及当时的民族关系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等理论见解.然而,无论是因统治集团内部斗争致使臧衍、卢绾等人的”联胡以自强”思想,还是因政治因素投降匈奴的中行说以反对”汉化”为核心的民族思想,对两汉时期汉匈双方的民族关系,乃至当时民族政策的制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化思想 民族关系 两汉时期
高婷婷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0-67
201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