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回民义学”与文化控制
”回民义学”是清代回民起义善后措施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回民义学”诞生的宏观场景及具体历史过程,指地出”义学”一方面促进了清代西北民族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作为中央王权意识形态的扩张和文化同化的主要手段,也是造成西北回民聚居区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渊薮之一.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数千年而经久不衰,与历代统治者能够较好地处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有密切的关系。历代王朝在处理多元的问题,一般实行“一国多制”、“文化多元”的政策,强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俗而治”等原则。在宗教方面,也实行宗教多元和包容的政策,实现不同宗教信徒之间的和睦相处,共生共存。“在当代世界上,无论何种政治制度,何种宗教信仰,何种文化体系,都应该承认其存在的现实及存在的意义”,只有让每个族群获得在这个多元的文化世界生存的权利,让每一种文化都能“各美其美”,才能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清代 回民义学 教育政策 文化控制
樊莹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93-101
201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