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以行政区域统驭民族:国民党国内民族政策管窥--兼谈国民党对西南夷苗请愿的处置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对国内非汉民族,逐步确立了以行政区域进行统驭的基本政策,与以中共为代表的以民族为单位施政的主张截然不同.其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国民大会代表选举,以区域和职业选举为主,不兼采民族代表制.回、满、夷苗各族对此纷纷反对.西南夷苗多次请求以夷苗民族身份参加国大,均被国民党始拒绝.通过考察国民党相关政策的确立进程、社会反应,以及如何处置夷苗请愿,不难窥其在国内民族问题方面失败的深刻根源.国民党主张将全体国民一体看待,其民族思想旨在去异求同,不欲因特殊待遇刺激或强化族别意识,以免与民族自决原则相联系而有分裂之虞,故国大代表选举不采民族代表制。从理论上讲,未必不能成为外来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想。但少数民族认为他们不能与汉族平等竞争,如此安排导致权益无法保障,不满情绪积聚,离心倾向渐强。后来中共的实践表明,兼采民族代表制未必一定会引起分裂。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时机,改革创新,兴利除弊,始终保持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民国时期 民族政策 行政区域 制度设计

杨思机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民族史研究生论坛

北京

中文

517-525

201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