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盲目”崇拜”和”照搬”一些外来教育模式的倾向凸显,既违背了《纲要》中提出的要充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的要求,又浪费了大量的资金.针对此现象笔者就本地区是如何从地方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民间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谈了一些做法。1.以特有的环境为依据,丰富主题教育活动。以季节为线索开展主题活动;以地区特色为线索开展主题活动;以社区环境为线索开展主题活动。社区的宝贵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现有的教育内容,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身体验的机会,了解、认识了社会,扩展了孩子们的视野,使他们学会了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了交往、学会了生活。2.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的学习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实物和材料。在摆弄与操作中发展认知。因此,需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玩教材料。在玩教具日趋高档化的今天,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丰富资源,开辟了高档化以外的另一片蔚蓝天空。3.合理利用民歌民谣,便教育生沽化、健康化、特色化。民间歌谣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合辙压韵,朗朗上口,因此很易被幼儿接受并自发传唱。一些内容积极健康、对幼儿发展有教育作用的儿歌便直接在孩子中传开了。
幼儿园 民间资源 教育实践
师会芳
密云县太师屯中心幼儿园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6-90
201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