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乡土课程背景下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伴随着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广泛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教育研究的焦点.特别是在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显得更加的紧迫和重要.因为要构建高质量的园本课程,需要的是研究型的幼儿教师,需要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那么如何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幼儿教师既能胜任园本课程的研究工作,又能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呢?本园在”挖掘乡土资源教育价值,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在学习中提升素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多方面的,知识理论的积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乡土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所需的教育理论,还要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等相关知识。为此,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教师获得理论上的提升。包括自主式学习,激发动力;互助式学习,促进提高;多元式学习,拓宽视野。 2.在实践中增长智慧乡土课程的研究工作,需要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能力,对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的分析判断能力,对乡土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以及对活动过程和教育行为的反思能力,因此,在研究中以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引领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3.在成长中体验快乐。俄罗斯著名的生理学家季米良捷夫曾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为此,在乡土课程的研究中,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她们由一名课程的执行者逐渐转化为课程的创造实施者。

幼儿教师 专业素质 乡土课程

付东红

怀柔区第三幼儿园

国内会议

首届北京市幼儿园教师培训论坛

北京

中文

225-229

201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