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语义地图看现代汉语”掉”类词的语义关联和虚化轨迹

关于普通话中动词“掉”,尤其是“掉”充当补语的用法,学界已有不少研究,但充当补语的“掉”到底表达哪些意义,这些意义之间关系如何,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这是因为“掉”在补语位置上发生了虚化,而虚化又不够彻底,其意义往往处于虚实之间,不好把握。至于方言中与普通话的“掉”对应的词,以往多只描写其与普通话在词形和用法上的差异,鲜有深入的语义分析。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方言,前贤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一方言,缺乏跨语言、跨方言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本文进一步对普通话补语位置上的“掉”作深入的语义分析,并和其他语言/方言中与“掉”对应的词进行横向比较,进而绘制“掉”类词的语义地图,揭示其多种语义之间的内在关系、虚化轨迹和蕴涵关系。

现代汉语 语法特征 虚化功能 语义地图

翁姗姗 李小凡

北京大学

国内会议

第五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90-110

2010-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