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产品过剩和产能过剩问题探讨

按照传统的理解,产品过剩和产能过剩本是资本主义经济所特有的现象.但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触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中国也显露出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中国的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结构性过剩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过剩虽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的不同.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一般市场经济中的固有矛盾外,也有中国特有的原因和机制.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结构性相对过剩,既有一般市场经济下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原因和机制,也有改革开放进程中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于“赶超”、“急于发展”和“攀比”等特有的原因和机制。一方面,中国也是市场经济,因而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企业和个人追逐盈利的盲目性、竞争性和信息缺失的原因。一般来说,市场经济下企业和个人追逐盈利的动力、竟争和信息缺失与歪曲条件下经济行为的盲目性,是造成产品相对过剩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追求行政官员的个人政绩(GDP)而竞相攀比与竞争,也是造成一些产业盲目发展、重复投资和建设的重要原因。产品过剩和产能过剩的存在和持续,不仅是上述原因的结果,也是中国产业结构失衡的一种表现,是社会经济资源浪费和经济活动低效率的反映。因此,认识和解决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还应该进一步从中国经济结构是否适当的方面加以考虑。 解决中国经济中的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参照形成产品和产能过剩的原因和机制,解决问题的出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政府增强宏观的行业信息传递和投资引导工作,合理引导投资方向和范围,避免市场经济条件下因逐利竞争和信息缺失导致的企业拥挤和产能过剩;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产品和产业投资进行宽松有限的管理,防止出现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结构性过剩;调整现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为解决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上述措施要求对经济运行的情况有良好的、及时的把握;要加强各级干部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学习,以便真正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特点,避免他们在错误的认识下、满腔热情地大力支持经济的非健康发展;克服地方政府错误的“GDP情结”,改变考核官员的业绩标准和晋升机制,消除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结构性过剩的体制因素。 总之,产品过剩和产能过剩在中国尽管不是经济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必然结果,但仍然有其发生的条件,必须加以认真研究和对待,才能避免和减轻经济波动的消极影响,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产品过剩 产能过剩 经济管理 市场结构

王志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 北京100871

国内会议

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九次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27-36

2010-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