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异常J波检出者的尼沙赫精准心电图初步对比分析

近几年对心电图J波的临床认识有了新的提高.J点是指心电图QRS综合波与ST段的交接点,如果出现圆顶状或驼峰状波称为J波,该波时程大于20毫秒,振幅超过10毫伏,应认为异常J波.既往曾认为是早期复极综合征,并未引起重视.但在近来文献报道,在异常J波的人群中,Brugada综合征、原发性心室颤动、急性冠脉综合征、晕厥史、家族史中猝死率增高、室性心动过速史等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异常J波的人群.可能和心肌缺血、心肌变性、以及某些遗传基因异常有关.从常规心电图的异常J波,较难鉴别是风险程度较低的早期复极综合征?还是风险程度较高的恶性心律失常?但从初步的8例尼沙赫精准心电图资料分析,提示随着病情加重,特别有意义的是有晕厥史或家族猝死史或速速史的病人,尼沙赫精准心电图S-T段升支异常小波程度也最明显。根据临床观察资料发现,这种尼沙赫精准心电图S-T段升支异常小波程度也明显与心肌变性或损伤有关。异常J波的危险分层,一直困惑着心血管临床医师涉及面广,危险分层缺少方法,本文的少数信息提示:沙赫精准心电图监测技术很可能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异常J波危险分层的新技术,为我国防治心源性猝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但尚待今后大量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尼沙赫心电图 异常J波 危险分层 临床诊断

顾菊康 刘力 曾建平 赵文姣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潭临床医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第10届远程心脏监护学术交流会

湖南湘潭

中文

36-39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