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世界传统医药瑰宝、国家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药

蒙医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得天独厚的药物资源、自成一体的用药方法、科学合理的炮制工艺、堪称瑰宝的天然药物特性,辩证论治、天人合一、因人而异、寒热理论等支撑的治疗原则,特别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疾病方面有着显著地疗效。蒙医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两个,分别为蒙医赞巴拉道尔吉火针、温针疗法和蒙医正骨术,蒙医药有24项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蒙医药、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呼毕勒干·乌呢森·额木”自备方法、蒙医熏鼻疗法、蒙医色布苏疗术、蒙医乌拉灸术、科尔沁正骨术、羊下颌骨刮疹治疗颈椎“查干胡英”病、蒙医五味阿尔汕疗术、蒙医震脑疗法、焖汤疗法、赤铜的炮制方法、蒙医子宫复位法、蒙医酸马奶疗法、蒙医阿日苏拉乎疗法、蒙医亚苏阿日善疗法、蒙医红柳灸疗法、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等18种疗法。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医药的发祥地,蒙医药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独有的特色和优势。长期以来,在党的民族医药政策和卫生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高度重视下,在老一辈蒙医药工作者以及新一代蒙医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世界传统医药瑰宝、国家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药在多方面得到了有效保护和长足发展。

蒙医药 中医疗法 文化传承

乌兰

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内蒙古自治区蒙中医药管理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65

国内会议

2015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国际蒙医药论坛

呼和浩特

中文

1-5

2015-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