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UNCTAD框架下的长江经济带港口代际识别与战略响应

阐释了长江经济带港口代际识别的意义和UNCTAD框架下港口代际识别的标准.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对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进行代际识别测度,并对初步识别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和修正.研究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港口代际等级总体上较低,大多数处于UNCTAD框架下的第一代港和第二代港水平;②不同代际港口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港口代际等级和港口分布密度由东向西均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③从局部空间看,不同等级的港口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省域化”特征,即在省域范围内形成以一两个高等级港为中心、其他低等级港为支线港、喂给港的港口群形态.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下的港口战略转向:充分认识港口在长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有序推进长江经济带港口代际更替;以港口群的形式推进港口建设和适时推进长江沿岸自贸区建设.

地方水路运输 港口建设 代际识别 战略调整

蒋自然 曹有挥 梁双波 王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国内会议

2015长江经济带建设高级研讨会

南京

中文

1690-1696

2015-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