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论坛主旨演讲--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
可以说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积存下来的精神和思想财富,凝聚在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以语言文字形式体现的记载思想、记述事件。表达情感的各类韵文散文作品中,其中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称之为经典。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因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诣。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的一个思想还因为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所以笔者认为教材应该是经典的保护。另外笔者还从知识育人、伦理育人、审美育人三个方面讲对经典育人展开论述。当今时代图书丰富到泛滥,阅读质量严重下降,平视、俯视,网络看书让人们的知识碎片化,在轻松的浏览之中,在读图的时代里,笔者觉得学习读书有了另外的,不同于传统的含义。教材是用来学的,书本是用来啃的,教材无疑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精读,经典甚至要背诵,要研读、攻读、啃,这样的字眼其实就是和教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典在教材中间保留很传习,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教材展示并且被继承,这个就是把经典选进教材的目的所在。
学校教育 教材开发 国学经典 文化传承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97-98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