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论坛主旨演讲--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

国学以先进典籍诸子学说为根基,渊源流长,历久弥新,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之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当代国学经典已经远离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当代中国国学一脉难成,缺少了传统心灵很难找到归宿,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材,普遍缺乏精神合金量,难登大雅之堂,长期使用缺钙的语文教材其后果是很严重的.文中从国学经典编入教材的意义和价值着手,从语文教材文章内容的选择、编写、教学、宣传、修订五方面予以畅想:中小学语文教材应该增加经典的比重;根据教育部的有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规定,小学阶段可以从浅显古诗词、节庆、民俗文化等四方面增加选文;经典语文教材的编写要取法乎上,变生硬为融合,变生硬为揉合,变抽象为理为生动虚饰,变客观演说为主观对话,单元编组注意围绕话题进行题材,题材等多文体组合,避免同质化低端重复;与此同时建立专门的新经典语文教材使用的舆情监测机构;关于经典语文教材的修订要从缩短教材编写周期、提高教材编委会的后续服务力和专业影响力着手。在学生和家长之间搭建共建共享的桥梁,进而提升全社会的文化品鉴力。

中小学教育 语文教材 国学经典 文化传承

国内会议

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

成都

中文

99-100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